淡淡书法国展的技巧

2023-06-29 17:13:04来源: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第一,书法入国展的秘诀

作品三个视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多人准备国展作品,花了很多心思。其实,准备作品是有诀窍的。实地看过评审的人就会发现:首先是很多作品打包成卷,然后一张一张的由工作人员掀开,那么这里面的窍门是什么呢?因为作品都很长(大),所以评委坐在那里的时候,他的视点一般会集中到:

1、作品的中间部分。

有时候上面的作品会压住你的作品上面看不到。有时候也不全打开。况且,即使作品挂起来的时候,评委们也很少抬起头来看最上面。

2、落款和下部。

这是距离评委最近的部分,他的视点会落在这里。

3、右上角头几个字。

如果作品完全打开了,评委会习惯性的按照书写的顺序从左上角看一下。

因此,准备作品的时候,最好把这三个视点部分处理好。

2作品背面的环节

作品背面不就是按照征稿启事的要求,写上自己的姓名和通讯地址吗?是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评选过程中有多大的效用?。据我观察,很多评委在评选的时候,经常会关注这是谁写的,尤其是在挂起来评奖的时候,他们往往有一个经典动作----翻开作品右下角看看。

这是啥意思?这就是在看这是谁写的!如果你认识足够多的朋友和评委,你要把作品背面的姓名啥的写大一些,用那种木工用的宽铅笔!同时,在作品背面中间位置、背面左下角等处都写上,给评委们一些方便。

3作品落款问题

我在这里不是讲的章法中如何经营位置,也不是用什么字体落款的问题。忽悠学基本不涉及书法本体的东西,而更加注重的是实战性!

1、落款的名字千万不要写这个斋那个斋、这个堂、那个堂的斋号。

还是那句话----连你的真名都没人知道,用斋号干嘛?要落上自己的真名字,最好是全名。三个字的名字就写全三个字,四个字的名字就写四个字。

2、要把自己的名字重新设计一下。

我的意思是说,把名字写的容易一眼就认出来。不要写得连鬼都不认识,在这里把签名搞得很帅没用!

3、把自己的名字适当和落款或者名与姓氏之间拉开一些距离。

其目的就是适当的让名字醒目一些。

4、把名字在不影响整体效果和章法的情况下,写的大一些、粗一些。

这样,你会在初评、终评、评奖中占尽优势。不信?不信吃亏的是你自己!

4学谁的问题

很多人多年以来在传统经典书法上孜孜以求,甚至花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传统。但是我要告诉你:书法创作和国展创作绝对不是一回事。说穿了,国展创作是给评委看的,用某位著名专家在某培训班讲课时说过的话:“你的目的是把评委忽悠了!”。

所以,根据多年来无数次国展评选获奖、入展作品来看,你用古人包括什么王羲之、苏东坡、王铎这些人的风格创作,基本没戏。就是王羲之亲自参展都白费。因为评委会尽管嘴巴上口口声声的说要植根传统,但传统具体是什么、什么样,其实评委自己们也根本弄不清楚。他们会装模作样的说你没有出帖。

那咋办?学当代人的啊。比如:学张旭光、学刘洪彪、学王义军、学李双阳、学陈海良......现在看看大展中学他们的都获奖,至少入展。提示一下:千万别学陈忠康,因为评委们看不懂!

5具体学谁的时尚性

国展作品要学当代人,不是所有的当代人都适合学得,要注意跟风的时尚性!比如原来中青展学刘正成、流行书风学王镛,前两年学张旭光、陈忠康、王义军、陈海良,从这些变化中和国展风格的时尚性上看,风在变!口味在变!

怎么把握时尚性呢?谁都朝三暮四,所以你也要朝秦暮楚。关于这个时尚性的把握,你最好紧紧跟着最近的一次展览走。不要学前几年的,那款式早就不流行了,别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一个书法家如同服装设计师,你要紧紧跟着时尚的风跑,这样你才不落伍。其实,这才是最狠的流行书风也!

别跟我抬杠,你投稿国展的目的是啥?不就是想入展、获奖、加入书协、出名、卖字赚钱嘛?!你千万别和我说:我是为了继承国粹,我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你要这么说,我就觉得你太虚伪了!

6修改的把握

很多人一直疑惑,创作国展作品应该怎么把握个性的问题。举两个例子:某权威人士和我说过----国展作品,个性太张扬的进不去,要写的中庸!啥意思?太张扬总有人喜欢有人反对,所以别冒这个险。所以,每当评奖结果出来以后,评委们自己都奇怪:这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连他们自己都迷糊!

九届国展一位一等奖作者接受一个记者询问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对话:

记者:你平时的创作和国展获奖作品比较,获奖作品写得很简单,为啥?

获奖作者:国展作品不要弄得太复杂,评委们看不懂!

是的,弄得太高级,评委们真的看不懂!千万不要以为评委们是专家,其实,他们往往还不如你呢。不信?这些评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大家就知道了---当然,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出来当众人面遛的。还有,国展评选本身就是一个大众活动,不是高端的评选也不是学术性很强的研究,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书法海选活动,因此通俗的、漂亮的、适合大众口味的东西永远是主流。

7师承很重要

中国就是一个讲究师承的国家,因此你有没有师承对你的一生很重要。这个,我们可以从同学会、政坛中都能看出来。

书法,既然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职业乃至升官发财的工具,师承是相当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无数次大展中的获奖名单看出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平时的一些书法活动、雅集以及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

所以,奉劝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钻窟窿盗洞的通过各种关系拜几个好的老师。老师,我想应该是有实权、评委、书协领导,总而言之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人。

8多交朋友

现在,年轻人起来的很快,所以,作为一个书法家,尤其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书法家,一定要眼睛放宽,多交朋友。除了老师级、评委级的,还要注意当代中青年那些最厉害。这些人没准过两年就是评委了。所以,有一天你的铁哥们都成了评委,哈哈,你的作品往展厅一挂,我靠,那时候你心里啥感觉?真的希望,当代书坛在未来得几年内,形成一个很大的关系圈,大家都是朋友,那时候才是当代书坛真正和谐的时候。期待着......

写得好,还要学会做人好,这才是硬道理!

9视觉冲击力问题

应该明白,展览的作品和在书斋里面创作的雅玩的作品不是一回事。为啥?因为展览作品是有很大的展厅环境作为支撑的。所以,展厅里面的作品必须要考虑视觉冲击力。

很多书法家创作展览作品总是把平时习惯的手法用进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比如,你的字很小,那么在评审的时候通篇看去,除了章法没有别的。所以在初评的时候,评委稍微一疏忽你就没命了。

再如,你的字笔法细腻,细节非常好。可是在评选的时候,最多3秒钟的机会,不是所有评委都有时间和心思看到了你的细节和精致。

所以,把字写大、章法新奇、某些字的组合、夸张、变形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大家看看屡次国展作品集中获奖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尺寸、字的大小以及那种冲击力就知道了。

最后我要说,书法展不是衡量书法好与坏的地方,下多大功夫,在那里可能什么都不是,写的再糟在那里也可能扬名四海。总而言之,书法展不是展示书法水平的地方,说白了,是展示谁会钻营的地方,是能否用书法外的功夫在书法界扬名立万的地方。所以说,首先学会经营,至于字写的好不好还重要吗?你下那么大功夫想出名,你傻呀!

第二,打造国展书法作品,最常见的七个章法实操技巧

一:递增关系

为了表现行与行,列与列之间的丰富性,同一行列文字空间距离须产生丰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同等距离,文字呈递增方式呈观。

下图:同等区域左右呈递增方式,右边字数相对左边,书写字数有差异。

二:递减关系

书法创作实操中,上面的字数很多,下面逐渐减少,或者右边字数很多,相对称的面积左边字数明显比右边要少。从字数不对称开始,数变产生的质变,无疑空间变化及线条的粗细随着字数变化而变化。

三:隔项关系

行与行,列与列之间的空间距离不等,同字数的空间距离也不等,如烂石铺街,近而远,远而近,以字势定空间,自然而天成。

其中一行占两行的位置,让疏密变得更加突出。

​四:对对碰关系

行列的字首和字尾,形成了对对碰的关系,头尾交融在一起,距离挨得很近,中间部分任意发挥,如龙盤虎踞,收放自如。

​五:累加关系

累加关系实际是一种引导式创作技巧,让上下形成累加的方式,不断的向上会或下递增,形成的上下的暗线,用文字的字数或者用笔画的轻重来呈现。

如果看整体,这种效果非常好,国展创作作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技巧。

​六:倍数关系

字的大小乘倍数进一步夸大,大的让它更大,小的让它更小,大小的差别有时一个可以顶三个。

​字的粗细成倍数丰富表现,唐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粗细变化有七倍之多。

倍数越大,夸张越明显,书写性情个性越强。

七:叠进关系

采用层层的递进式​,像阵雨一样,一阵阵的,象竹子一节一节的,书写的节奏,最有效的表现方式就是层层叠叠的递进式。书写没有快慢就没有节奏,没有节奏就无法代入感情。有时节奏像音乐像唱歌一样,起伏阴阳顿挫,用叠进式来表现。

​第三, 书法国展高手总结的行书技巧17招,学会你进国展就是近在咫尺

今天星期天,广东已经连续下了三天雨,这几天广州的疫情比较严重,又是疫情又是雨,本身约好书友一起走两杯,看来只能在家里自斟自饮了……

前两天写了几篇书论,阅读量还不错,昨天有深圳的书友问我写行书有没有实用的招数?

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今天做一期,大家共同分享,小编写这些书法小短文,纯公益性的,总有一些网络喷子,用比较激烈的语言喷击我,前段时间写了一些关于国展内部培训的文章,揭露了一些专业搞培训人的技巧,无意中动了他们的蛋糕,招来了攻击……多多少少有点影响心情,我这个人心胸很狭窄,一心想慢慢培养自己的度量,始终达不到心静如水的高度。好在我老婆经常骂我,脸皮得到锻炼,还顶得住,重申一下,所写的书法小短文,纯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对你的口味,请尽快划走,不见不净,免得头添烦恼。

第一招:你的眼睛欺骗了你

我们所看到的横线,不是绝对的横平,搞装修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装空调时右边要高于左边三个毫米。你家里挂结婚照的时候,一个大的照框,右边也要高于左边两个毫米。就是视觉的原因。你看王羲之,你看米芾的字,通常启用侧式。

为什么要其中侧式呢?除了视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手望上的顺延性。90%几的人行抱拳礼,右手在上,就是习惯。

刚刚说了几个实例,你认不认同呢?

看一组图片都是侧式

第二招:单点不孤写

我起初学书法的时候,最怕写单点,老是注重点的形状,想的太简单,单点除了形状造型美观之外,还可以用来造险。

单点绝对不能只是写形状,你要把它当成过度点来写,承上启下传递气息才是重点,你平时写点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呢。

第三:顶头点不居中

写行草书的时候不像楷书一样,顶头点是永远不能居中的,考虑顶头点的自然性,古今的名家顶头点,要么偏左,要么偏右。

我们去游黄山、泰山、华山,景区的山上,从来没有见到山顶之巅,有一块非常标准的大石立在正中间,这个是违背自然的。

第四:左点一定要九宫内收

写左点的时候,收笔一定要往中心收笔,要知道九宫内收的概念,字的外围点画应该有内收的笔意,就像人一样,四肢都是为大脑“大佬”而服务的。

上图让大家看清楚

第五:化点为横,化横为点

为了增加书写的自然灵动性,我们看出古人经常用的技巧。

第六:右点可当撇来用

为了增加灵动性,让气息贯通更自然,我们可以把右点当短撇画长撇画来写。

第七:横竖相接,笔断意连

写横竖相接的笔画,有顺笔连,有逆笔连,收笔就是下一笔的起笔,笔意不能断。

第八:主笔横要夸张

如果单字横是主笔的话,一定要有内涵,尽量夸张化。可以把一头写的特别粗,来制造不平衡,然后通过其他的笔画拉回来。

第九:短横要造险

顶头短横虽然是副笔,一定要写出动态,出其不意的变化更耐看。

第十:扁担横一波三折

扁担横也有人叫腰细横,长横的中段要有变化,除了俯仰平之外,还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和迟涩

第11:不要忽略装饰的腰横

中间这一横,有时要写的很灵动具有装饰性,像舞蹈者的腰带一样,有飘逸的动感。

第12:大钩要注意收笔的角度

第13:横钩收笔向九宫中心聚拢

第14:翻笔技巧

顺着笔势,逆势行笔,有切笔翻,有顺笔翻。

下次做个专题

第15:绞转笔法

何谓绞转笔法,即为手指的捻动使得笔毫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变化锋面的笔法。使转是书法的最基本的笔法,是笔锋转向时必须学会的技法。

第16:折笔技法

转折对于书法最为事关重大!不管方折还是圆转,上翻还是下折,这个一定要做专题练习,小编抛砖引玉,三两百字也说不清楚。

第17期:提按,平动,绞转

所有的笔画线条都是通过这三个技巧综合来完成的,有时也不要把线条看的那么神乎其神,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这一关是最难学的一部分,也是书法爱好者最先学的一部分,是书法人一辈子的追求,王羲之,颜真卿也不能除外。

第四,书法国展投展秘笈(纯干货)

1、邮寄的学问

2、备注有技巧

3、投稿的尺幅

4、拼接与做旧

5、材料的选择

6、册页与手卷

7、章法与形式

8、印章与印泥

9、楷书的风格

1、邮寄的学问

这是一个极小的问题,所以我先从这个问题入手。这也是一个让很多投稿者都容易忽略的问题!邮寄,不外乎就是把写好的作品让快递公司或邮局寄到要寄的地方。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从这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邮寄来看,很多人就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首先,你要考虑用什么邮寄。是信封挂号?特快信封?还是卷筒邮寄?等等……挂号,虽然保险系数较高,但有时挂个十天半月或是更长的大有人在,所以,原则上,不采用这老土的邮寄方式。花了这么多时间与心血,怎么也得让自己的“孩子”平安吧,是不?至少,你得选择特快!

其次,你选什么快递邮寄。如本次展览,有的人选择了顺风,其实顺风的效率和口碑还是不错的,但这次是伤大了。为什么?就顺风不到秀山!真晕~到半路,让我们去取,天天都有,成不?是秀山太小?不是!其它都能到。为什么就顺风不到?天晓得。关键是你顺风能不能到,你在收件时就该告诉作者啊,是不?能怪秀山?不合情理。作者也该承担主要责任!你为什么不在网上先查一查?稿件被退回,有的一折腾还弄坏了,再说有的时间也不赶趟,咋办?凉伴了……

其三,是折叠好还是卷筒好。

能折就折吧,其实这样特方便省事。我们收到几个之前齐总网上搞的那种个人特制信封,然后再放特快信封里,好像是四川砖桥同志做的?一点不损害作品。赞一个!顺便免费帮他再做个广告。如果不能折叠,就卷筒寄吧。

其四,如何折叠。

其实这不太重要,只要你折得整齐,比特快信封适当小点,能装下去就行。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的东西,把你作品背面右下角的地址等信信露在最外面吧,免得登记的人一折腾,宣纸太薄了,一不小心弄坏了,心疼啊……要是我,就打一张放作品里,一眼就让他们看到,让他们别让我的“孩子”折腾受罪,伤不起啊!

其五,卷筒怎么邮寄。

大多数是用下水道管子或纸筒。这本来也没什么。但关健是有的人居然将作品包外面,然后用报纸一卷,外面再用透明封箱胶一缠,以为万事大吉。殊不知收稿的以为作品在里面呢,用美工刀一开,完了,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啊!有的“高明”,将作品放下水道管子后,两头还加了个丝口,上盖子。可惜高过头了。因为作品卷得与水管一样大,外面加了丝口要小些,用胶固定了,怎么也取不出来,只有用锤子或锯子了,晕不?有的用纸筒寄,中间是接的,由于长了,邮途一折腾,中间断了!投递员怕承担责任,再用胶布一缠。我们一打开,哎,说什么好呢,那真是惨不忍睹啊……我要是用下水道管子寄啊,一定会留一下开口的地方注明了,让收到我作品的人啊,一眼就能瞅见,然后按图所示,轻易拆开。这就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不?这里面学问大呢,能说是小问题吗?

2、备注有技巧

备注,不外乎就是按照征稿要求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姓名、姓别、年龄、讯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码等等信息,这个几乎所有投稿者都会。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做得不够好,一是用铅笔写看起来不是太清楚;二是有些字随手写成书法体难认,要全国大赛收稿办一般很少像秀山承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收稿办公室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去收稿和登记的;三是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连写后“1”与“2”、与“7”,“3”与“5”等等常混淆。地址和电话的出错,对于作品评审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后期证书、作品集及收藏费的邮寄,问题就大了。可能这就是很多人在大赛完后迟迟收不到证书与收藏费的原因吧。假如是我怎么办呢?我会用5号字电脑打一个详细信息,用透明胶(比打印的信息长、宽均大2厘米)粘帖于作品背面右下角,并将透明胶一端反折一个开口。好处是清楚,不会掉,也好拆,不影响作品(千万别干傻事,用双面胶、胶水、固体胶和浆糊粘啊!!!)。在打印的文字方面我会这样排版:

某某某男36岁

讯址:----------------

邮编:*********

电话:*********

身份证号:************

注意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的间隔,这样便于登记哟……

3、投稿的尺幅

尺幅,现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基本都明文规定了,最大不超过六尺整纸,全部竖式,标准尺寸为180CM X 97CM吗?对!其实这里面文章很大,要看你写什么字体,假如是大字,当然整张冲击力较强,假如中楷和小楷写这么一大版,太累了,也不好看,本次展览就收到一件小楷作品,大约15000多字,哎,真是用心良苦啊!但现在不是施展苦内计的时候,如果是十年前,准灵。具体怎么写,形式和章法里我会具体阐述。在这里涉及的内容,与后面略有交叉。

不过没关系,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个尺寸是最高标准,是不许超越的。好比游戏规则,你必须遵守。但本次展览就有很多超标的,我想玩火,可能有点危险哟。

其次,多大尺幅为宜。大字当然写大,就写整张,大气。中楷呢?别这么累,写单条吧,二条、三条、四条随你,也可拼在一起(拼接后面讲),但我想说的是,不一定对称和等分吧。小楷不用写整张吧,写个小单条,哪怕20厘米都行,两边再拼个深色或协调颜色的宽边,用这种形式获奖的还少吗?哪怕写个四尺斗方也行啊,像装裱作品一样,上下加个隔水,隔水上下再加张白宣纸,凑足标准尺寸,作品一挂起来评审,真的好看哟。具体花招怎么玩,在章法和形式中再讲,怎么拼,我也会讲的,顺便道出某地集体频频入国展的机密,损一次,呵呵……

第三,手卷和册页除外什么意思。那是手卷和册页不受那个尺寸的限制,是可以装裱的,越精美越好。怎么样,亏大了吧,很多人不敢写,遗憾啊……

4、拼接与做旧

中国书协展览明文规定,不允许过度染色、拼接与做旧。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作品是不能染色、拼接与做旧的,否则害怕被“咔嚓”。何为过度?我个人的理解为不要太难看,不要太粗糙,用浆糊或双面胶整得作品皱巴巴的,颜色也妖艳,评委看了难受啊~当然,由于拼接与染色做旧的太多,中国书协提倡还原书法的本真,注重书写技巧与线质,这没错。除非你有王义军那样过人的书法线质本领,写那么两行半,落个穷款也能获奖。但我依然认为,现在是展览时代,书法已由几案阅读向厅堂挂览转换,成了一种展厅效应下的纯艺术,所以为想,不弄点新鲜玩艺儿想要从展厅里跳出来,难啊:)咋整?该拼拼,该染染吧,记住:别过度,呵呵……

至于怎么染,我记得有国美高手冬亮兄讲过,在此不在赘述,我想讲的是拼接的技巧:首先,你去装裱店买点机裱的装裱膜,顺便看看有不有小的电烙铁熨斗(没有家用电熨斗也将就用吧);其次你得有一块1米以上的长尺和1把美工刀吧;第三最好有一块长2米的大玻板(实在没有就买一块木工板凑合)。工序:

先将作品裁直,备好要拼的部分,然后将胶膜裁成3—5毫米的条,把电熨斗加温至80度左右(别太高,不能超过100度哟),将有胶的一面向需要粘贴的边,用电熨斗熨上即可,最后将胶上面的一层纸撕去,将你要拼的边用此法粘上即可。

用胶膜拼接的一是平整,二是不易掉,三是装裱不受任何影响,四是没粘好用熨斗还可揭下来重粘,方便多多,不一一列举,诸位看官自己去体验吧~还不会啊???去装裱店看三分钟,不会再找我!

5、材料的选择

在大多数人眼里,书法作品都是用宣纸写成,至用什么样的宣纸,国展高手太清楚,对于爱好者来说,生宣、熟宣、生绢、熟绢、粉彩、描银、描银、洒金、酒银、泥金、泥银、水印、千年兰、万年红、瓷青、长纤维、三分熟、七分熟、半生半熟、云母、水纹、毛边、花草、粉蜡笺、卡纸……凡此等等,大致清楚,对于常投稿的人来说,未免有点小儿科。但我想说的是除了这些,你们还用过哪些特殊的材料?亚麻?广告布?还是进口墙纸?树皮用过没有?说两个实例:一是九届国展,就有一件特殊的广告布写的,有点像绢,也有点像以前做衣服的“的确良”,白色,写的金农行书加书谱味,评委一看,也不知什么材料,看了半天,一关注,加上字也写得不错,本来准备整个一等奖,特殊原因,获了二等奖。另外就是用树皮写的,说是树皮,其实也就是用刨床机从树上刨下来像纸一样很薄的东西,广告装饰店里有,常用于广告,可我们的评委太忙,哪有时间去广告店转悠?一看,新东西,上吧……呵呵,太多例子,不吹了,只是告诉大家,写字不一定非要用宣纸,只要能写上去,装裱不成问题,也便于展览,不管你用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过度”哈……

6、册页与手卷

其实在所有作品里面,册页与手卷是最具收藏价值的,像那些六尺整张的大作品,除了展览时挂一下,也就只有放在博物馆了。最明智的就是举办册页与手卷展的承办方,那可是赚大了。因为中国书协主办过专题展览,形式多多,好像也没多少新颖的东西说了。但从这次楷书作品展来看,虽然也有很多投了手卷和册页,或许是不退稿的原故,制作精良打动人的册页和手卷不多。其实,在这个手卷和册页不受限制的展览中,竞争手卷和册页的入展率比竞争立轴小得多。闲话少讲,讲点实在的吧……

除册页展规定了尺寸且不允许装裱而外,其实你用装裱好的册页和手卷投稿,效果肯定比素面朝天好得多。很多人不会玩,要么去买一本来写,要么写好了请装裱师粘贴上去。其实,哪用那么麻烦啊!你买一本来写,有压力,也不好操作。那去装裱师弄吧,时间来不及不算,有几个装裱师是书法家的?所以还是自己弄吧~听我说:

首先,去买一本较好的册页吧,如果只想入展,100多大洋的差不多了,如果想获奖呢,我想还是500—600的,最好带函套或盒子,一看高档,组委会和评委自然舍不得扔。多了也不划算,入展才1000米米呢,是不?然后,根据你的册页质地,去选选用什么纸吧,选好之后,先去装裱店用装裱膜托一下。不要问为什么哈……再然后嘛,就是准备一个熨斗。也不许问!

接下来,你该剪纸写字了!这里面东东多。你得考虑是居中,上下出抵满左右大量留空还是左右底满上下大量留空了,也就是尺寸吧,具体怎样好,章法和形式我们再探讨。记住哟,得裁直(裁之前将托过的纸前后那层背纸撕去),要用角尺!当然你追求自然,随形或作点古,用手撕也无妨。写字不讲!

最后,关键的东东是将你的写的字往册页上一放,位置嘛,与我无关,自己看,将熨斗加热后熨上去了事。至于温度嘛,控温的最好!多少度?调到哪?自己去试两次得了!实践出真知呢。温度低了粘不上,高了要将作品弄坏,当心哟~

哦,还有,楹联展你敢投册页不?扯谈?开玩笑?呵呵……反正楹联展没规定不许投册页,你就用册页竖着写,就在一本上写个龙门对,将封面上端加了挂的,其实也可当条呢~反正五、六届楹联展秀山人玩过,也获过奖,至于其它展览嘛,你要是高兴,弄个册页四条屏,再高级点,外加一盒子,本来就是一套精装书啊。反正秀山人玩过很多展览,诸如楹联展、兰亭奖、扇面展、正书展等等,太多了,也混过全国奖,屡投屡中。你也想试试?上不了不许骂我!不说册页了,说说手卷!要下课了,只能少讲几句:

前面,不用写太多,用小篆题一卷手得了,中间其实不用太长,尺八屏对开够了,再长也一样,没人全打开评。后面嘛,写点小楷小行书当然好,不用写完,写个三分之二得了,总要留点位置让后人写吧,你写完了,后人怎么题跋啊,怎么好传世呢?这叫作千秋之想呢,嘿嘿……在最后盖一枚章,表示有这么这么长,至少也得3.6米以上,裱好有5米左右呢。别傻,中间写的时候写他一大版,你写起来累,别人看起来也眼花呢,怎么写,买本手卷展作品集看啊(手卷展组委员得感谢我推销书呢,送我一本作品集?下面有地址!嘻嘻……)

7、章法与形式

这节课难讲,因为要讲的太多,一是水平有限,二是时间又紧,很多高手都讲过,也讲得精彩,可胡乱拟了题纲,还是硬着头皮瞎编几句吧~

我始终认为,书法与哲学的关系太紧密,就如这世界,矛盾而统一,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坏。于书法而言,有大小、斜正、方圆等等。那这与章法和形式有关系吗?太大了!就先说说章法吧……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法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说这些都是些大套套的理论,我想说得简单点:你在安排作品的时候,少整版版大字,或从头至尾都是小字,要大字与小字结合,要有虚要有实,好比写字要有快也有慢,不能一个速度,在墨色上也要体现有浓有枯……小儿科?都知道哈?那就不讲了!讲讲这次收稿看到的亮点,顺便把形式也带上,听不?听,我就讲:

本次收稿我看看到一个亮点,才搞懂为什么一个地方老是一帮帮人频频入展、获奖的缘由了~哪个地方?不能透露,只讲讲他们的高招吧~

先说写小楷:作品不大,最多四尺斗方内,字写得很小,用的粉彩纸,画的1—1.2的暗格,当然在写的时候,该断的地方断,该留的地方留,要制造点空间,别太闷。写完之后,在右边或上边用小篆或中山王配个签,然后在上下配个隔水,左右加个边,加的隔水和边一定要与你的正文作品纸张色彩协调。在隔水和左右边上,仿照古人如碑帖边上的题跋。最后上下左右再加白宣衬托,左右勿太宽,上下可宽些无妨。但要注意,总宽不要超过97厘米就行。至于高度嘛,我想大家是知道的。最高明的是,作品完后,四周用兰色或咖啡色包个0.3—0.5厘米的边,一是保护了作品,二是如装裱一样,多了个层次和衬托。叫我发张图片看看啊?不行的!这是别人的隐私!

另外,还有两高招:

一是将宣纸用胶条(装饰店有,可用整块裁,粘性不强的那种)先分成你需要的格子大小,也就是用胶条来界线,然后用喷壶喷淡墨或颜料,最后将胶条撕去,一张自制的工艺彩纸就诞生了……

其二最高明的一种是做成和碑拓一样的效果,然后写字,在边上题跋,活脱脱就一古董,用此法获奖的不在少数。愚以为用石头来做一模版太费事,一是照一张拓片模子在电脑中制作后写真机喷(广告公司可做),二是用PVC板雕刻机刻一个模子。如感觉太麻烦,去广告店买张厚的泡沫板来自己挖一个模版吧,自己再做一个拓包,想咋玩咋玩!太麻烦?那我就没办法了,自己就用一张六尺整纸写三个大字“中国梦”投稿去吧……

8、印章与印泥

一幅完整书法作品的组成需要有正文、落款和钤印,而钤印就得要印章、印泥,属于裙带关系,所以叨唠些有关印章和印泥的问题。至于印章和印泥的品种和产地我想那是搞篆刻的专利,因此也就不“鲁班面前耍板斧,张飞面前耍大刀了”。印章,在书法作品中,有稳定重心和“画龙点睛”之效,而好的印泥和钤盖方法,会使其相得益彰。国展创作高手,也都是用印行家,所以我来谈这东东,也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任何一个展览,参赛的毕竟是绝大部分,而入展获奖的毕竟是极少部分。而绝大部分,几乎都会“大意失荆州”。就拿这次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来说,我看到好几件十届国展全国奖和四届兰亭奖获奖者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我可以狂妄的预言,别说获奖,怕入展都难。也许他们不善楷书?这与字体无关。严格来讲,行草篆隶高手,几乎都写过楷书,如果能将这五体融汇,或许叫杂揉吧,我想那种感觉一定会让人惊叹。开玩笑?不可能?呵呵,本次展览就有这样的奇人,多希望能这件作品能冲出重围获个奖,因为它属于既古又新的东西。哎,咋扯偏题了……说印章!印章的大小及本身印章的水平是很关键的。不管怎样,你的姓名和斋号印严格来讲,大小是不宜超过款字大小的,如果偏大,最好盖在旁边而不是盖在款字的下边。另外,到底是先盖斋号印或是姓名印?是白文在上或是朱文在上?这里面是有讲究的。愚以为:应先盖姓名印,再盖斋号印,因为有“头不顶红”之说,也就是你的姓名印上面不能有印章,具体从何而来,我也未考正。另外,姓名印宜白文,斋号印宜朱文,如果又要问为什么,又得编一大堆堆理由了,我在京求学的时候,很多行家都这么说。还有你印章的风格,也要与作品相协调,你本来就是精到的小楷,你盖几方大写意风格的印章,我看评委不是先看到你的作品,而是你那几方印章早将你的眼球抢去。书坛上不乏诸体皆精者,但你的印章未必所有字体都适宜盖。咋整?经常获奖的书家,印章不少于几十方,原因就在这里面。而对于广大作者来说,哪有那家底啊。那我告诉你一绝招,刻一套小写意风格的印章吧,盖什么作品都行,记住了!提醒广大作者,你印章如果不是高水平的篆刻家刻的,超早扔了吧,你自己刻不来没关系,印章水平如果差了,真的会大打折扣哟~还有就是盖的时候,印泥不可沾太重,钤盖的时候印下埑太厚太软,否则影响钤盖的水平,一般一张报纸够了,报纸下面最好玻璃,盖出的印才具神彩。除你的姓名和斋号印,其它闲章要很多很多的,如果你找不到高手刻,就去找一堆印谱,捡你喜欢的扫描,然后电脑刻一堆堆,这也可以哟……没时间了,我得出门了,印泥嘛,西汵、姜思堂、荣宝斋都行,手捣的最好,黄磦我最喜欢,为什么?真没时间说了……

9、楷书的风格

楷书的风格很多,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各种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取其工稳,有的效其灵动,有的表现古拙,对隋唐楷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的说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每个时代,皆有其时代特征。而对于今人来说,尚什么?刘洪彪老师曾说:今人尚式!的确,书法已从实用书法向艺术书法转变,小字小幅向大幅巨制转变,几案阅读向厅堂挂览转变。在当今展览时代,要想在成千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没有两刷子功夫是不行的。但是功夫规功夫,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字,也没有上过一次国展,而有的写了一两年,就加入中国书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取巧?不是!是功力?也不是?那到底是什么???是理念!是风格!!!我曾写唐楷八年,并求教于河南赵鉴钺先生,先生回复:唐楷由于法度过分森严,与当今书家的审美情趣相距较远,所以很难入选大形国展(褚还稍好些)。这封信,点醒了沉睡的我。我开始写褚遂良和《张黑女》,以及墓志。没多久,我写了张小字求教于何昌贵老师,何老师回复:只要注意形式,我认为入选国展没有多大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投八届全国展,真的幸运,上了!总结十年投稿路,认为规范楷书向艺术楷书转换并不难,也就是说,你写欧体的,功夫了得,稍稍调节,转换成魏晋书风,上国展不是难事,也许有的认为我吹牛皮,爱听听,不听拉倒~注意

一、略将字写扁。

二、将能断的笔画,尽量断开。其实,将笔画连起来,字就写得规范,将能断的笔画断开,字就显得高古!如“日”,你将左上角和右下角断开,肯定比你封口显得高古。但是要注意,不能断在一条线上,也就是“日”的三横与左竖都不相连,那就显得太碎,漏气了!这是大忌哟~哪怕你写“人”字头,你将撇捺断开一两毫米,肯定比你连起好看!不举例了,自己去感受!

三、捺角别太长,做到略短、略翘、略厚重,别锋芒太露。

四、主笔长横、捺、斜钩、竖弯钩的弯钩部分适当夸张,也就是在你原来的基础上适当放长点,潇洒得多。

五、独体字,写小,写厚;合体字,该大大,别害怕。字要有大小粗细变化,是不?这不刚好?

六、适当加入行书甚至草书笔意,让字活起来!比如“不”、“之”等字,你写成草书,在作品中立马活动起。七、学会简省笔画。比如“口”字,你写作相连的两点,“无”字四点底,你写作一横,这都是可以的,太多了,不一一举例,学会观察。去《集王羲之圣教序》里找,好多可以活学活用。

八、反其道而行之。大楷字帖,你写你小楷,小楷字帖,你写作大字,怎一个“高”字了得。比如,你将虞世南的《孔子庙堂记》写成小楷,将钟繇《宣示表》写成大楷,肯定效果不一样。当然,你要功夫了得哈~太多招,你能做到以上这些,一幅高古、灵动、潇散、遒劲的作品自然跃然纸上。注意一下形式、章法,国展向你招手呢,呵呵……

第五,投稿国展书法有技巧,内部培训笔记泄露

一:国展评委一审的时候,看作品的形式。形式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这个是不变的规则。

二:国展评委二审的时候看这三个方面节奏,墨色,用笔。(具体的我下次再讲)

三:国展文字的审核,怕错不怕漏。千万不要错字,有时漏字他们还看不出来这是经验。不要有侥幸心理,那些工作人员眼睛很尖的,拿不定主意的字不用,通假字慎用。

四:国展评委大都是有钱人,他们的财富可比小型企业家。(这句话最少十个人说过)

用纸要用好纸,印章要用好印,墨汁用最高档的。他们家的字帖多得没地方放,所以写字太老实不占优势。强调一下,用好纸好墨好印章。

五:国展作品是打造出来的,可以用半年来写一张作品,挂在墙上,不停的自我审核,不停的改动。如果你有这个态度,国展省展真的很容易。你能这样花大功夫吗?你能做得到吗?

六:投稿国展,要知彼知己,知道自己的轻重。如果你是高手,你可以最后十天投稿。如果你认为你的水平一般,我建议你提前一个月。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

全国各地各省开国展培训班的,90%是在最后一个多月内,来集体打造作品,高手相互切磋,还有老师指点,其中也有国展评委学生开班。这一波人通常在最后15天邮寄作品。不管评委怎么看稿,你的作品都和他们放在一起,你认为你干得过他们吗?

我认为不参加国展培训的,应该提前邮寄稿件,避免和这一群高手放在一起,胜算的几率就小很多,你说对吧?

七:国展作品一定要小心呵护,建议要托裱,这里有一个小经验,如果你是写小字的,建议正着转,就是把字朝上转。如果你是写大字的,建议你反着转,把内容朝里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的作品不平整不好看。老是打卷摊不平。大作品就不同了,有专人牵着看。作品托裱以后要平整很多,特别提示一下,千万不要机器托裱,切记!切记!

建议大家在某某宝上,买专用的纸筒,两边有盖子,放作品很方便,价钱一般在十块钱左右。很好用,我的学生都是这样操作的。

八:邮寄国展作品,登记表,书写内容文稿,通假字疑难字用表,用订书机订在一起,这个不能漏掉。

九:建议大家退稿。

准备了几个月的作品,入展的很开心。没有入展,平时也可以看一看,看看一两年又进不了多少。还有一个,我入不了国展,我投省展应该没问题的。一个红心,两个准备。这么好的作品,应该对得起自己才对。

如果不退稿,你的作品要么被当废纸卖掉,要么被一些画廊几十块钱处理了……(这可是你的心血呀)

标签:

上一篇: 安必平涨17.60% 世界视讯

下一篇: 最后一页

  • 今日焦点
  • 行业动态